婴幼儿龋齿率高 口腔保健从母胎开始
儿童龋齿问题:从母胎开始的挑战
在孩童成长的道路上,一场无声的挑战正在悄然展开儿童龋齿问题。台湾婴幼儿龋齿率居高不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儿童龋齿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母胎时期,这为我们揭示了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根据卫生福利部的数据,台湾儿童龋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上升。从1-2岁的儿童龋齿盛行率仅为5%,到2-3岁时,这一数字急剧上升至31%,几乎增加了六倍之多。更令人担忧的是,6岁前儿童的龋齿率高达近八成。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婴幼儿口腔照护不足之外,还与孕期妈妈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孕期是预防儿童龋齿的关键期。当胎儿在母体中时,妈妈的饮食习惯会间接影响孩子的口腔环境。怀孕期间,由于荷尔蒙的改变、进食次数的增加以及对酸性食物和零食的偏好,口腔环境容易变得偏酸性,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增加了龋齿的风险。如果孕妇无法维持口腔健康,不仅可能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使孩子出生后暴露在龋齿的风险中。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正确的儿童口腔保健观念至关重要。家长应了解并避免一些错误的保健习惯,如用糖果作为安抚孩子的工具、宝宝经常咬着奶瓶或奶嘴睡觉、将食物咀嚼后喂食给宝宝等。定期看牙医、保持口腔清洁、均衡饮食也是预防龋齿的关键。
为了唤起大众对孕妇和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卫生福利部与牙医师全联会特别举办了“孕妇婴幼儿亲善牙医院所”活动。在此期间,孕妇和12岁以下的儿童可以享受免挂号费看牙的服务。
怀孕妇女也应注意口腔健康。牙医师建议,女性在怀孕前应做好牙科治疗,怀孕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饮食,减少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取,多吃纤维性食物,并定期接受口腔检查和洗牙。
儿童龋齿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始于母胎时期。家长和孕妇应提高警惕,重视口腔健康,从孕期开始预防龋齿。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和行为,有助于降低儿童龋齿率,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