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农村改造厕所轻轻一踩就碎了
在河南省永城市代王楼村,一项名为农村厕所改造的惠民工程却出现了令人痛心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背后所折射出的种种现象,不禁让人对这项工程的实施情况产生深深的忧虑。
材料质量的问题成为了最大的隐患。改造中所使用的石棉瓦呈现出风化的迹象,变得脆硬,用手轻轻一掰便会断裂;塑料化粪池的盖板也显得异常脆弱,村民在尝试盖紧时,盖子竟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破碎。更令人费解的是,部分建材如蹲便器、冲水器等并未统一配发,村民只能自行购买砖块、水泥等材料,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也让整个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接下来是设计和施工环节的不规范。冲水装置无法正常运作,水量不足且在冬季时水管容易冻结,这使得冲水功能几乎成了摆设;部分厕所的蹲便器与化粪池之间的距离过长,达到4-5米,且两者之间并未安装连接管道,导致粪便无法顺利冲入化粪池。更令人震惊的是,化粪池的管道存在裸露或半截连接的情况,这些管道并未接入排污系统,使得整个厕所的功能大打折扣。
而补贴和验收环节的失职更是让人失望。代王楼村的村民并未如承诺般获得每户500元的改造补贴,而这项补贴却在其他15个村得以落实。当地农业部门承认,他们并未对代王楼村进行验收抽检,这意味着工程的监管存在严重的漏洞。更为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官方仍在宣传中将永城市列为河南省“厕所革命”的样板工程,这与实际的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终,这些质量问题导致了厕所的无法使用,大部分改造后的厕所被长期闲置,村民被迫自费搭建传统的茅坑。而化粪池的清理费用也成为了他们的额外负担,每次清理费用约30元,或者他们只能手动掏粪。
这项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材料、设计、施工等环节,更反映了惠民工程在资金监管、施工标准、材料采购等环节的系统性失范。国家的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这值得我们深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