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监管
当前全国疫情呈现快速蔓延趋势,波及范围广泛,部分地方疫情出现规模性反弹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最近的发布会上强调了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因此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最大。为了加快老年人接种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从多个方面推进部署,特别明确了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的目标。
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特点,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均显示,该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仍然是感染后容易引发重症的人群。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强调,这类人群更应该注重防范感染风险,并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2022年11月28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层层加码的情况,对此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表示,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等层层加码行为,以及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也在密切关注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会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不断调整和优化疫情应对政策。
针对核酸检测机构出现的造假等违法行为,郭燕红表示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将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强调了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已经对违法违规的检测机构和个人进行了严肃处罚,有的还追究了刑事责任。
在当前全国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并落实国家的防控政策,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要避免层层加码的行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我们也要对核酸检测机构加强监管,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关于居民个人自采核酸的实践,郭燕红发表了看法。她指出,目前有些地方正在尝试居民个人自采核酸的新形式,这样的尝试无疑为疫情防控带来了便利性和灵活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自采核酸方式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推进居民个人自采核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详尽且完善的实施方案。这份方案不仅要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更要注重细节,确保每一步都能得到严格的执行和监管。这样的方案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确保居民在采集核酸样本时能够遵循标准操作程序,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我们必须意识到,居民自采核酸并非简单的自我操作。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组织实施工作。这包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居民能够正确、规范地完成核酸采集工作。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自采核酸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医疗机构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而居民则要积极配合,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自采核酸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居民自采核酸的目标,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在推进居民自采核酸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技术和操作上的难题。这时,我们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郭燕红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推进居民个人自采核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做好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疫情防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