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国家重点专项项目启动
在世界早产儿日之际,一场关于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行动在我国深圳市宝安区拉开帷幕。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项重大专项“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在此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这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深圳市卫计委等多位专家学者和官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项目的启动仪式。他们深知,出生缺陷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出生缺陷,通俗地说,就是“先天性畸形”,是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或是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一背景下,“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项目应运而生。其目标不仅是提升我国生殖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控的科技水平,更是保障妇女健康生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该项目涵盖了孕前、产前以及出生后的全链条防控应用,旨在将先进的防控技术推广到全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深圳市宝安区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得到了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里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有着开阔的眼界和超前的思考。王巧梅巡视员表示,希望宝安区的工作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既有科学性也有前瞻性,真正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杨茹莱教授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她表示该项目不仅关注技术的研发,更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价。她们希望能将这一防控技术推广到全国,提高各地的防控能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在这一重要时刻,我们深知每一个努力都关乎着未来。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这一项目,我们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为每一个家庭带来更多的喜悦和希望。针对四大类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染色体疾病、新生儿子遗传筛查等,如何有效防控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相关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5个示范基地,其中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荣幸地成为其中之一。
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美华对该项目提出了殷切期望。她指出,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组织管理、行政管理的一次全面实践。更关键的是,这个项目需要在医院中与产妇和新生儿直接交流,必须得到领导的全力支持,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孙美华还强调,宝安区在这个项目中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和分享,因为这里将践行的是国家标准,必须将其推广至全深圳市,乃至更广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宝安区在2016年已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并获得了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的荣誉。对于这样的成绩,国家卫健委卫生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贺晓慧表示赞赏。她希望宝安区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深化妇幼保健与临床融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三级预防体系建设,为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保障国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项目的启动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深知,防控这四大类疾病,需要、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降低这四大类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为构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了解和支持这一项目,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系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的文字和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