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最近举办的党的二十大上,浙江淳安县下姜村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姜丽娟分享了她所在的乡村近年来的巨变。她的讲述充满了对家乡的骄傲和自豪。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下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就业机会,每年都有村里的分红,甚至能通过远程医疗享受到省城专家的诊疗服务。这样的生活场景,让下姜村的村民们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放眼全国,更多的乡村如同下姜村一样,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们描绘出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仅展示了乡村的美丽景色,更展现了村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这种变革,是我们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生动缩影。
治国之道,在于利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不仅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对人民的庄重承诺。
宏观的经济数据和社会变化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发展态势,而微观的生活变化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十年来,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显著增长,到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再到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这些真实的数字记录了民生改善的生动轨迹。而高铁时代的来临,让那些途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慢火车”成为老乡们的求学车和致富车;药品集采制度的改革,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负担,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社区街道的老年人食堂,为空巢老人提供了暖心服务,展现了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个新的起点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拉动投资补齐民生短板,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寻找答案。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做好做大“蛋糕”,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为了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我们必须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再到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各地区各部门需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话语:“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只有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才能不断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