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余额充钱才能用
杭州的汪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在一家理发店办理了会员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家店频繁更名,每次更名后都要求她重新充值才能使用之前的余额。经过多次充值,卡内余额已经达到了2.5万元。当汪女士想要继续享受服务时,店家再次以“新店开张,旧账不认”为由,要求她再充值2.5万才能继续消费,否则余额将作废。这不是一个个例,许多消费者都反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被迫多次充值,累计金额甚至高达数万元。
这些商家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以“新店不认旧账”为由,强制消费者将之前的余额再次充值,涉嫌欺诈和变相圈钱。他们频繁更换店名,如“漂靓宝贝”、“向米”、“艺生”等,但实际上经营主体并未变更,这更像是一种诱导消费者充值的手段。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财产权和知情权。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指出如果新店与旧店存在实际关联,强制消费者充值的行为是违法的。
在监管和维权方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对涉事门店展开调查,并要求其停业整改,同时协助消费者进行退款。汪女士通过媒体曝光和投诉维权,最终促使相关部门介入处理。这也给其他消费者提供了维权的范例。
对于其他消费者来说,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要妥善保存充值记录、合同、消费凭证等证据,作为维权的依据。要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平台)或商务部门举报,要求核查商家资质及经营行为。也要避免大额充值,警惕商家“高折扣”的诱导,降低资金风险。如果协商无果,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报警(涉嫌诈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个事件反映了部分商家利用预付卡规则漏洞实施欺诈的行为。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要果断维权,避免陷入“充值陷阱”。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预付卡领域的监管,遏制这种乱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了解这些应对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