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脑伤害-电脑视觉症候群
电脑视觉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简称CVS)是随着电脑普及而逐渐显现的一种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尤其是连续工作超过两小时,很容易引发此症候群。由于专注屏幕,眨眼次数减少,导致眼睛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办公室空调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较低,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去除,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结膜炎和干眼症的风险。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每天使用电脑超过两小时的人中,有一半可能会遭受电脑视觉症候群的困扰。
那么,长期阅读书报杂志是否也会产生电脑视觉症候群呢?实际上,虽然长期阅读书报与电脑使用都会让眼睛持续工作,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电脑屏幕由无数小光点组成,呈现非连续性的画面,需要定期更新。闪烁的屏幕容易造成用户视线聚焦困难,眼睛容易疲劳。电脑使用者常会将屏幕亮度调高,或在室内明亮环境下工作,这会导致炫光和反光问题,使影像清晰度降低,色差变小。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电脑视觉症候群呢?常见的征兆包括眼睛疲劳、头痛、双眼影像视觉、疲倦、红肿干涩的眼睛、假性近视、模糊的屏幕影像、眼睛肿痛、发炎、过敏增加以及对颜色感觉的变更等。
对于电脑视觉症候群的治疗,有几种主要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干眼症可使用人工泪液、角结膜等治疗;结膜炎则可使用消炎药物。还可使用眼球肌肉的松弛剂或口服药物以缓解紧张情绪。
2. 配镜治疗:屈光状态会随年龄、工作环境及需求而变化。建议为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配一副专用眼镜,将近视度数调低约一百五十度。最好咨询眼科医师,进行彻底检查,配戴合适的眼镜并进行视觉运动练习。
3. 改善电脑工作环境:调整电脑与窗户光源的角度,避免炫光和反射光。室内应有充足的照明,将登录数据和显示屏幕置于相同距离,避免频繁变换焦点。电脑屏幕应位于眼睛水平以下约十二至十五公分处,并每隔一段时间将视线移离屏幕。
如何预防电脑视觉症候群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减少在电脑屏幕前的暴露时间或选择低辐射的电脑屏幕。
2. 将雷射打印机、复印机置于工作场所外缘,不使用时关闭电源。
3. 调整电脑屏幕位置,避免室内或室外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屏幕应位于眼睛的稍下方,夹角约十至十五度。
4. 选择符合MPR II标准的优良护目镜,隔离屏幕辐射、静电荷及有害光源。另外需注意电脑屏幕及显卡的选择,若显卡更新速率不达标,画面会闪烁,导致眼睛疲劳。
5. 适当的眼睛休息:每个小时至少休息五分钟,做做眼部运动或按摩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另外需注意姿势和用眼习惯的培养以及眼镜的选择和佩戴等。台湾作为上网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正确使用电脑和维护眼睛健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健康议题。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参考本篇文章中的建议并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