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友情为什么总是转瞬即逝
七年级的初见与青春友情的瞬息万变
你是否还记得七年级时与你并肩的朋友?时光流转,那段纯真的友情是否依然如初见?或许你会发现,那段青春的友谊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璀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心理学家Brett Laursen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口统计信息和行为的相似性竟能揭示友谊的存亡。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转折点,每一次变化都可能带来友情的波动。“如同涌动的海浪,青春的友谊有时平静,有时激荡。” Laursen教授表示。当孩子们在不同的班级、运动队或课外活动中穿梭,他们之间的友情也在悄然变化。这是一个自我的过程,青少年开始自主选择朋友,决定是否为友谊投入心血。
Laursen教授追踪了573名七年级学生的友谊关系,直至它们结束或延续至高中结束。他发现,一些重要的行为特征如人气、进取心、学习成绩等,能够预示一段友谊是否能持续一年以上。当两个朋友的这些特征越相似,他们的友情便越持久。这一发现与Laursen教授之前的研究相呼应,那时他就发现七年级学生的行为相似性能够预示他们是否会成为朋友。
在研究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友谊似乎更为脆弱。Laursen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受到来自其他朋友的影响和压力。青少年倾向于根据年龄、种族和性别划分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异性的友情可能限制了他们在社交圈中的流动性和从友谊中获得的满足感。
对于这种快节奏的友情变化,我们不必过于担心。除非孩子面临交友困难,否则友情的结束只是新的开始。Laursen教授表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一段友情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友情的开启。”这也许是人生中的常态,我们在经历中逐渐成长,结交新的朋友,开启新的旅程。让我们珍视每一段友情,因为它们都是我们青春岁月中不可或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