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么吃?营养师传授饮食4要点
冬日的严寒导致气温骤降,使得血管收缩成为常态。在这个季节里,「心肌梗塞」与「中风」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季节。尤其是那些被「高血压」困扰的人们,每一刻都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今,「高血压」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缺乏运动,许多年轻人也开始面临血压偏高的挑战。最近就有一例令人震惊的案例:一位年仅32岁的男性因高血压和肥胖而中风。尽管他在中风的黄金三小时内被及时送往医院,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但这一事件仍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危险性。「血压」是心脏打出血液撞击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管内皮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血液冲击的力道过大会损伤血管内皮。当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直到血管壁破皮出血时,便会导致「出血性中风」。这种中风的危险性极高,死亡率高。控制好「血压」是预防中风的基本要素。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呢?《理想血压》的标准是<120/80 mmHg。如果在 120~139/80~89 mmHg之间,那么你的血压偏高,处于「高血压前期」。此时应该注意饮食控制,以防发展为真正的「高血压」。而如果>140/90 mmHg,那么你的血压已经达到临床定义的「高血压」。除了看「收缩压」和「舒张压」,还需要特别注意两者的「压差」,也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常的「压差」应在40~60之间。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营养师提出了以下要点:
一、采用得舒饮食(DASH)+低钠饮食。得舒饮食是美国针对高血压患者推出的一种饮食方案。研究证明,坚持得舒饮食两周后,血压值可以降低 8~10 %。这种饮食方案富含蔬菜、水果和低脂奶类,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且脂肪、胆固醇含量较低。但需注意,肾功能不佳、肠胃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不适用。
二、摄取足够的「鱼油」、「钙」、「镁」。这些营养素都有助于降低血压。特别是「鱼油ω-3」,经代谢后产生的前列腺素可以帮助血管放松、抗发炎、抗血栓。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至少摄取2000 mg的ω-3脂肪酸。
三、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下来会导致「收缩压」升高。保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顺畅也是高血压保健的重要一环。
冬天是高血压患者的挑战季节。但只要注意控制血压、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希望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度过一个健康的冬天。高血压的饮食调控:营养师的四大建议
在这个健康议题中,我们时常听到“高血压”这个词。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舒张压正常,但收缩压却异常高。这可能是由于下肢血液回流不足导致的。平时对静脉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还能有效避免血压升高。
其中,“红葡萄叶”和“葡萄籽OPC”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具有类似维生素P的生理活性,能够改善微细血管的通透性,对下肢水肿、静脉功能不良、静脉曲张等问题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它们还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于缓解高血压症状大有裨益。
除了上述的保养静脉的方法,预防出血性中风也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高血压容易导致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为此,营养师建议高血压患者多保养血管弹性。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壁的伤害,保护血管健康。而“胶原蛋白”则是维持血管弹性的重要成分。“红葡萄叶”和“葡萄籽OPC”不仅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还能抑制胶原蛋白酶和弹力蛋白酶的活性,从而维持血管弹性,为预防出血性中风提供有力支持。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维持理想体重。过重或肥胖容易使血压升高,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二、。会伤害血管壁,使血压升高,是高血压预防的重要一环。
三、适量饮酒。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个酒精当量,以免因酒精摄入过多导致血压升高。
四、规律的有氧运动。每天3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五、注意保暖。冬天气温变化大,容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需特别留意。
由网友『绽放情花』推荐,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未对文中内容进行了核实。读者在参考时,请结合自身情况,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