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 医养结合为何难落地
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去年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及全国老龄预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预计将增至2.55亿人,占国内人口总数的近17.8%。在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不富裕老年人的困境及其生存状态备受关注的现象“如何使老年人得以安享晚年,如何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
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对此,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在“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计划中明确指出了许多挑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对医疗、康复等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老龄化与城镇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等现象交织在一起,带来了流动老人和留守老人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家庭面临着照顾者缺失的困境。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务体系,包括保健、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以及安宁治疗等环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医院、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等机构数量有限,分布不均,特别是在失智护理、安宁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严重不足。社区和家庭需要的老年人健康服务能力亟待加强,而从事老年人健康服务的人才也严重不足。
我国老年人健康保障制度整体上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政策效率有待提高。尤其对于失能和残疾老年人迫切需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健全,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缺乏制度性的保障来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结合型养老模式逐渐崭露头角。这种养老模式巧妙地将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相结合,把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置于首位。它融合了养老机构与医院的功能,将生活照顾与康复关怀融为一体。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7年,中国关于“医疗结合”的重点政策已超过10项,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
这一新兴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便捷和专业的服务,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老龄化问题的思考和积极应对。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人的生活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他们将能够在晚年享受到更为舒适和安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