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属于哪个省(湖北省地级市宜昌市)
宜昌:水电之都的崛起与繁荣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与上游的交汇之处,拥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自东晋时期得名宜昌以来,这座城市便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崭露头角。解放后,宜昌的市级建制得以确立,并于1992年成功升格为地级市。全市覆盖约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市区面积则达到4249平方公里。
宜昌因江而建,是湖北省的重要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仅次于武汉,位居省内第二。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宜昌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以及318国道等交通大动脉,使得其交通地位尤为重要。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宜昌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等重要战略设施的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境内拥有四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宜昌还是湖北省唯一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同时享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美誉。
在人口方面,截至2018年末,宜昌全市常住人口已达413.59万人。在经济发展方面,宜昌同样表现不俗。近年来,宜昌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位列湖北省前列。形成了以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多个县市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前列。
到了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到惊人的4064.18亿元,增长率高达7.7%。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取得显著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逐年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数稳步上升。
在农业领域,宜昌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年粮食、茶叶、水果等产量均有所增长,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自来水受益村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农村用电量保持稳定。
全市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实现营业额达29.32亿美元。尽管比上年有所下滑,下降10.1%,但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高达29.28亿美元,虽略有下降,但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外劳务合作虽然规模较小,但增长迅猛,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幅度。
财政金融方面,我市在2018年实现了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预期的目标,达到了惊人的361.85亿元,同比增长了高达1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达到了令人振奋的数额。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稳步上升,充分展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健康态势。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显示出我市的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活力。住户存款和贷款余额的增长更是推动了经济的稳步发展。
保险行业在我市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各类赔付金额也相应增加。这表明我市的保险行业正在稳健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县域经济作为我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一批县市如夷陵、宜都、枝江等进入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的行列。这些县市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宜都市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称号。
版权声明:内容由网友提供,反映了作者个人的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及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通过邮件举报至指定,我们将立即删除。地址已在文末提供,欢迎阅读原文。我们欢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内容,本站将始终保持信息中立,对于涉及版权问题,一经查实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