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两交界贪凉易惹病 冰淇淋导致头痛心绞痛
炎炎夏日终于过去,凉爽的秋风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远离了高温预警,但气温依然居高不下,让人汗流浃背。许多市民在享受夏日余温的依然对冷饮和空调情有独钟。最近频频出现的贪凉生病的新闻让人不禁担忧。除了常见的肠胃不适,“脑结冰”等奇怪病症也频频出现,甚至连一碗冰镇绿豆汤也可能成为夺命食物。
在这个时刻,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冰”与“凉”背后的健康隐患。医生提醒我们,冰凉食物切忌狼吞虎咽,食用前最好先在室温环境下放置一会儿。空调冷气也不能长时间对着身体吹。
虽然夏日的尾巴让人恋恋不舍,但有些人却因为过度贪图凉爽而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据报道,有人因为大汗淋漓时急于降温,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又大量食用冰淇淋,结果引发“脑结冰”等病状。还有老年人在食用冰冻食品或饮料后突发心梗。专家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尽量避免食用冰冻食品或冷饮,同时注意空调的使用方式,避免“空调病”的发生。
“脑结冰”这一说法虽然形象,但其实是一种神经性头痛。大量食用冰淇淋后,可能会引发头部神经疼痛的情况。一种是患者本身就有偏头痛的病史,突然遇冷受刺激会诱发神经痉挛,引起头痛;另一种是冷饮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并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但患上“冰淇淋头痛”后也无需过分紧张,这种头痛多为暂时性,脱离寒冷环境几个小时便可有效缓解症状。
除了可能引起头痛,“冰淇淋”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表示,最近肠胃不适的病人有所增多,多数都是肠胃痉挛、腹泻等情况。大量食用冰凉的食物与身体产生的温差过大,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冷饮进入口腔、食道和肠胃后,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头疼、心绞痛等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贪凉。
在这个换季的时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方式。让我们远离“冰”与“凉”带来的健康隐患,迎接一个健康美好的秋天。炎炎夏日,范建高医师表示,尽管冷饮从冰冻状态到融化仅需短暂时间,但这短暂的急速温度变化更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在食道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冷饮迅速滑过食道,仅几秒钟的时间,这瞬间的冷热交替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不小的冲击。我们在享受冷饮带来的短暂清凉时,也应该关注身体的健康反应。
除了冷饮,夏日里有些人会选择直接对着电扇或空调的出风口吹凉风以解暑降温。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头痛、面神经麻痹、突发性失聪,甚至局部瘫痪等问题。王晓平医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神经系统就像一根管道,其中的神经纤维在其中穿行。当外界气温急剧变化时,会引发神经纤维肿胀,受到管道的限制,这些肿胀的神经纤维会自我压迫,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发炎,丧失神经系统功能。中医里也有个说法称之为“吹鬼风”。
专家建议,即使再热,也不能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吹冷风。我们也应该改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比如热天过度嗜吃冷饮等。应该选择传统的温和祛暑食物,如绿豆汤等。回想起小时候在夏天去河里游泳,老人总会提醒我们,在泡凉水之前先用冷水拍拍胸口,让心脏部位适应水温,这样才能安全地享受游泳的乐趣。同样的道理,洗冷水澡和吃冷饮都需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对于那些热衷于冷饮的人们,专家提醒:注意慢慢吃,小口吃,不要大口吞咽。冰西瓜、冰绿豆汤和冷饮最好在吃之前在室温环境下放置几分钟,以免温度过低。其实,吃冷饮更多是一种习惯,不吃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冰淇淋吃下去并不一定能降低体感温度,只是为了那一刹那的爽口。靠吃冷饮来降温并不是明智之举。让我们在享受夏日清凉的也注重身体的健康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