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快速减重防失明?眼科名医破解4大迷思
糖尿病:视力健康的隐形杀手与认知迷思
糖尿病,这个看似普通的慢性病,却在无声无息中威胁着我们的视力健康。近期发现,民众对于糖尿病与眼睛疾病的关系存在诸多误解。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新竹国泰医院眼科主任陈莹山的解读,揭开这些迷思的面纱。
陈莹山主任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血管病变,由于眼睛的血管密度高,最需血液提供养分。若血糖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眼病变甚至失明。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健康问题,更关乎我们生活中的光明与色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保护视力首先要从控制血糖开始。、天寒时适时添加衣物保暖、避免熬夜、生活不规律等,都是保护心血管和眼睛血管的有效方法。控制血脂和血压也是至关重要的。在饮食上,可以摄取鱼油、叶黄素等保健品,多吃黄绿色蔬菜水果、鱼类等帮助护眼的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疾的风险较高。定期进行眼视网膜检查尤为重要。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出糖尿病的5年内接受第1次眼科检查,之后每年1次;而对于30岁以上的患者,一经诊断,应立即接受眼科检查,之后每年也要检查一次。怀孕的糖尿病妇女更是要在怀孕头3个月接受眼科检查,之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
接下来,让我们一下关于糖尿病与眼疾的四大迷思:
迷思1: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并不大?
大错特错!由于糖尿病是一种血管病变,会对身体的大小血管都有影响。眼睛是血管密度最高的地方,因此最容易受到波及,尤其是视网膜。若不注意控制血糖,可能导致视力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迷思2:验光时视力良好就代表眼睛健康?
并非如此。视力只是评估眼部健康的一个指标。很多眼疾患者可能在早期有不错的视力,但并不代表眼睛完全健康。例如,糖尿病眼底病变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情可能已经恶化。
迷思3:糖尿病会影响眼睛,是指“眼睛得到糖尿病”?
这是一个误解。糖尿病影响眼睛并不是指眼睛本身有糖尿病,而是指身体血糖升高对眼睛造成的损害。从眼睛的最前端到最底部都可能受到波及。
迷思4:糖尿病患应该快速减重以降低失明风险?
这也是一个误区。对于已经出现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快速降低血糖可能导致眼底缺氧,使病情恶化。调降血糖的速度需适中,且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陈莹山主任强调,预防糖尿病眼睛病变的关键是监测血糖、定期进行检查,并避免血糖忽高忽低。一旦发现视力不佳或减退等迹象,应立即就医检查。
====================
近日,一篇名为『眼科名医破解四大迷思』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由网友『旧年枕上』投递至本站,由眼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我们揭开关于眼科的四大常见误解。若您认为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请注意,此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让我们跟随这位眼科名医的视角,一竟。
一、近视不必过于担忧?
常见的迷思之一:“近视不用在意,到了成年自然会好。”眼科名医为我们解读,这是一种误区。近视不仅可能影响视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专家提醒,近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以保护视力健康。
二、老花眼是年龄问题?
另一个迷思是:“老花眼是因为年龄大了,无法避免。”眼科名医指出,虽然老花眼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眼部锻炼可以有效延缓老花眼的发生。对于老花眼患者,配戴合适的眼镜是改善视力的关键。
三、干眼症无需治疗?
很多人认为干眼症只是小毛病,不需要治疗。眼科名医强调,干眼症虽常见,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角膜损伤。专家建议,干眼症患者应注意眼部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适当使用人工泪液以缓解眼部干燥。
四、白内障一定要手术?
-
关于白内障治疗的迷思是:“白内障必须手术治疗。”眼科名医指出,并非所有白内障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配戴适合的眼镜来改善视力。对于严重白内障患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强调,选择手术时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手术风险及术后护理。
结语:通过眼科名医的权威解读,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眼科的常识和误区。保护视力健康需要我们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让我们共同传播正确的眼科知识,提高全民眼健康水平。
注:仅供参考,如有眼部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