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处方药开闸,用甘泉滋养医疗民生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该《办法》全面规范了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尤其是针对处方药网络销售的详细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新规要求网售处方药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必须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建立协议,并严格按照规定审核调配处方。对于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处方药的,也需要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进行严格核实并签订协议。
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网售处方药市场的正式开放。专家认为,《办法》通过溯源管理,明确了各方的权责,对产业链上的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先方后药”等线上漏洞,提升药品的可及性,支持新兴业态的发展,更切实保障了用药安全。
互联网诊疗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患者开始习惯于通过网络求医问药。目前网售服务多限于非处方药,一些需要处方药的患者仍只能前往医院或药店购买,这无疑限制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也给部分患者带来了不便。如今,《办法》的出台,有望解决这一问题,让患者在家就能轻松购药,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
开放网售处方药也需谨慎。处方药线下滥用的危害已众所周知,如果通过网络销售,可能会打破地域限制,迅速波及多地,使危害成倍增长,执法监督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互联网还方便了隐匿身份,违法销售处方药的行为取证难度大,使得违法行为更加有恃无恐。
要确保网售处方药的安全,关键在于摆正医和药的关系。电商思维不能代入网售处方药领域。因为药品是为医疗服务的,没有医疗就不应有药品。如果未经诊疗就随意开药,甚至让消费者随意购买处方药,那么滥用处方药的洪水就可能在互联网上泛滥。
要确保医和药的关系正确,决定性的因素是处方。只有确保先有医疗,再有处方,才能确保处方对症;先有处方,再有药品,处方药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确保治疗作用最大化、毒副作用最小化。只有确保医、方、药三者的次序和真实性,才能严格管理线上处方药的使用。
网售处方药是甘泉滋养民生还是水患危及安全?这取决于规则的明确性、监督的到位性以及民众的配合程度。经过多年的与酝酿,网售处方药如今才算真正开放。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处方药的网络销售,因为一旦滥用,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将安全作为前提,严格管理作为手段,处方药才能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快速便捷地送到民众手中,让求医问药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这一新政策的实施,无疑为民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