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摄入辣味食物助养肺 但虚者不宜多吃辛
在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解中,夏季的特性属火,使得心气旺盛而味道偏向于苦。与此肺则属金,主要的味道是辛。依据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火能克制金,因此在火旺的夏季,对肺金的消耗较大,为了养护肺气,适量增加辛味食物的摄入是非常必要的。
何为辛味?简单来说,辛味即我们常说的麻味和辣味,其显著特点在于气味浓烈、刺激性强。常见的辛味食物丰富多样,如葱、姜、蒜、花椒、胡椒、辣椒等,这些调料常常作为烹饪中的关键角色,为我们的三餐增添了独特的口感。青萝卜也是其中的一种。
辛味食物除了能刺激食欲、健脾开胃之外,还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例如,女子在遭遇痛经时,饮用一杯胡椒红糖水或者一碗葱姜茶,可以活血化瘀、驱寒祛湿,促进血液的循环。在日常生活中,烹饪肉类或鱼类时,使用花椒、葱姜蒜进行炝锅,不仅能够去腥提香,还能降低食物的油腻感。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辛入肺,辛走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医师马建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地域和气候的差异导致不同的饮食习惯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因湿度较大,适量食用辛辣食物有助于除湿御寒;而在北方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长期大量食用辛味食物则可能引发疾病。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更需要注意饮食的适宜性,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及生冷、油腻食物。
饮食的适宜性不仅因地域而异,还因季节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秋冬季节适宜食用红肉如猪肉、羊肉等,而春夏季节则更适合食用鱼肉和鸭肉。若不分时节地随意饮食,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火或其他不适症状。这也是中医所强调的“饮食有常,物我相适”。
至于为何夏天要吃姜,这是因为夏季属火,心气旺盛而肺虚,适量摄入辛辣味食物有助于养护肺气。姜作为一种常见的辛味食物,除了能增进食欲、祛风散寒外,还具有解毒杀菌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生姜有助于暖胃、缓解胃痛等症状。“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一说法也是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姜的药用功效。冬季吃萝卜有助于清胃火,而夏季吃姜则有助于养护肺气。
辛味食物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适量摄取辛味食物能够养护肺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由于地域、气候和个体差异的存在,我们在饮食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摄取辛味食物,我们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秋意渐浓,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的饮食也应随之调整。在秋天,天干物燥,身体容易失水生内热,灼伤津液,导致脏腑不安。饮食应以减辛增酸为主,以养肝气。
秋季饮食,宜以清淡温和的粥类、面汤类为主,辅以蔬菜水果。这样的食物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保持身体健康。一些白色食物如莲藕、百合、梨、荸荠、萝卜等,均有补肺作用。它们能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平喘。若搭配补气的中药制成药膳,如人参莲肉汤、黄芪猴头汤等,滋补效果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虚者不宜多吃辛。人体的“气”有多种,如肝气、肾气、脾气等。辛味能散能行,能耗散正气,因此气虚之人应避免过多食用辛味食物。辛味对肺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医认为,辛属阳,与气同气相求,因此过食辛味会导致筋脉败坏、精神耗伤。
马建岭提醒大家,虽然辛味能养肺,但过辛会伤肺。据统计,癌症是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肺癌更是位居首位。除了吸烟和环境污染,过多食辣也是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特定人群应避免过多食用辛味食物。如肺阴虚的人,如肺结核患者;大便干燥的人;肾阴虚的人,即夜里盗汗、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以及患有痈肿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痔疮的患者,都不宜食用辛味。
在秋季,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饮食。在保持饮食丰富多样的也要注意食物的性味,做到合理搭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食的保持身体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在秋季里,调整饮食,养好身体,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