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七位专家建言长寿秘诀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向全国汇报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进展。喜讯传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预计比2010年提高了一岁。这一进步,提前实现了“十二五”医改规划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展现了我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卓越成就,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当我们回望“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颁布之时,健康时报曾邀请多位专家为国民健康建言献策。如今,人均寿命的增加,让我们再次向这些专家的“长寿秘诀”,为下一个“增一岁”的目标奋斗。
那么,如何迎接这“增一岁”呢?多位专家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要有好的心情。郭应禄院士认为,心情好对于增加寿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常常笑着说,“能吃能睡,没心没肺”。人生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重要的是要乐观豁达。郭院士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和乐观,他似乎永远充满活力。全国政协委员米烈汉甚至笑着说,从步态和精神状态看,郭院士一点也不像82岁的老人。
要学会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全民健康体检的提案者温建民委员强调,“增一岁”不仅仅是多活一年,更是活得健康、活得长寿。他建议从小灌输健康理念,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科学的运动也很重要。虽然生命在于运动,但更在于科学的运动。即使是简单的走路锻炼,也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除此之外,也是增加寿命的重要因素。姚乃礼委员强调了的危害,指出控烟是关乎中国人民生健康的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控烟任务尤为艰巨。
还有一些实用的保健方法。例如,女性常用玫瑰花等药材冲泡茶喝,可以舒肝解郁、清心安神、补血养颜;男性用西洋参等泡水喝,可以补肝益肾、疏通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日常还可以进行按摩养肺、端坐捶背等简单的保健活动,都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肺部功能。
学习健康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2008年的全国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较低,这表明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
增一岁,不仅是寿命的增加,更是健康的增加。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的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增一岁、为更健康的生活奋斗!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遭遇了SARS、禽流感等疫情的挑战,2010年的张悟本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发布的不及时和渠道的不广泛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群众对健康资讯的渴求和当前信息发布体系存在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现在,医院会定期为特殊人群举办健康教育活动,如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日常防治知识普及,以及面向孕妇的免费课程等。这些由医疗机构发布的信息,不同于社会上的炒作或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报道,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人们应该多接触这些真实可靠的健康资讯。
为了提升大众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普及更多的健康知识。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保健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营养早餐的重要性的话题“增一岁,从营养早餐开始”。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真正做到“增一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宜专家建议我们在早餐时做到以下几点:
早餐的配伍应该丰富多样。可以包括一个鸡蛋、一些肉类、半根香蕉、几粒杏仁或核桃等。如果不喜欢喝豆浆,可以选择吃一些豆制品,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
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早餐的吃法,让早餐更加美味。比如,可以把香蕉切片加到饼干或面包里,或者在汤里加入柑橘的小瓣,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早餐的口感和美味,还可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我们在早餐时应该尽量避免吃粗粮。把细粮和高营养物质放在早餐时食用,而粗粮等较低营养物质则放在晚餐时吃,这样更有助于达到人体一天的营养平衡。
如果你早上感觉吃不下东西,可以先洗个热水澡,喝杯温水,或者适量做些活动。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开胃,让你更好地享受营养丰富的早餐。
只有通过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的保健方法,维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一起从营养早餐开始,迈向更健康的生活吧!(综合自健康报、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