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园开到家门口(消费视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婴幼儿家庭而言,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在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托位数指标被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显示出国家对托育服务发展的高度重视。从社区到,从家庭到机构,都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
社区托育需求日益旺盛,如武汉市徐湾社区托育园的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托育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社区托育服务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享受到托育服务带来的便利。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也为年轻父母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为了满足群众就近托育的需求,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以武汉市为例,各类托育机构已达800余家,总托位数超过3万个。这样的成果得益于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托育服务的升级也在进行中。规范托育机构园所条件、园所管理、人员要求、卫生保健、照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托育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许多托育机构已经开始注重科学育儿,不仅提供照护服务,还注重早期教育、营养搭配等,以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多元化需求。
在南宁市的一些托育机构,我们看到了这种升级变化的实践。机构通过设计早教游戏、户外运动课堂等方式,提升孩子们的各项能力。专业教师的加入和家长沟通机制的建立,也让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婴幼儿的养育培养问题牵动亿万家庭的心弦。随着国家对托育服务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托育服务将会更加完善、更加专业、更加人性化。我们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馨、安全、专业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也期待着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托育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幸福。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梁孟妮强调,托育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和消防安全等环节至关重要,绝不容忽视。为了推动托育机构的规范有序发展,各地积极分享并采纳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今年三月,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份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的基本规范,详细规定了园所条件、园所管理、人员要求、卫生保健以及照护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这一规范的出台,无疑为托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人才是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力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目前,全区中、高职院校共设有108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点,在校学生数量达到11874人。南宁市卫健委人口家庭科科长周莉表示,他们已将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计划每年培养300人,以实现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的全覆盖。
普惠托育服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了满足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需求,一系列政策正在发力。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起步,到在南宁市落户,并入选中央普惠托育项目的广西睿迪柚柚托育集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普惠托育事业的发展。发改委出台了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参照居民价格执行政策,财政厅将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纳入了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税务局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让更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托育费用。
作为普惠性托育机构的代表,广西睿迪柚柚托育集团的负责人陈枫表示,一揽子组合政策让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目前,该集团的保育费低于周边同等机构的平均价,每生每月不超过3000元。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托育机构大多以社会力量投资为主,收费较高,超出一般家庭的负担能力。大部分家庭期待更方便、价格更合理、质量更有保障的托育服务,这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成为迫切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政策正在持续发力。2021年6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为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这一决定的实施,无疑为托育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更多家庭看到了希望。
托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规范。只有让政策、企业、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托育服务真正惠及每个家庭,满足人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