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
当前旱情报告:江南华南遭遇严重干旱挑战
自进入冬季以来,我国江南及华南地区面临持续干旱的挑战。特别是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江南东部的江西、福建等地,局地性特旱现象愈发严重。其中,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自2024年12月以来降水量显著减少,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骤降超过80%,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江西省,旱情已经蔓延至38个县(市、区),出现中度以上的气象干旱。南丰、靖安等地更是已经达到重度等级。湖南、福建等地的旱情覆盖范围更是广泛,特旱区域占比超过60%,形势相当严峻。
深入分析此次干旱成因,自2024年冬季起,南方地区受到强盛暖高压带的影响,导致水汽输送受阻,持续晴热少雨。到了2025年1月,南方多地的降水量距平率甚至达到了负100%,部分地区连续两个月未出现有效降水,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低纪录。冬季降水匮乏与春季升温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导致旱情持续发展。
此次干旱不仅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带来危机,还引发了诸多山火隐患。干燥的天气使得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升高,广西、广东、湖南等地不得不多次发布高火险预警。江西、湖南等地甚至出现农作物绝收、水库干涸的现象,部分地区只能依赖集中供水点来维持基本用水需求。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已经启动了抗旱应急响应。通过调拨救灾资金、增设供水点等措施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气象监测和人工增雨作业,以期缓解旱情。
虽然预计2025年3月江南、华南等地的强对流天气会增多,但降水分布不均,华南局地干旱风险仍难以彻底缓解。抗旱工作仍不能松懈,希望当地民众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度过这一难关。
面对现实,我们也要认识到抗旱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有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才能真正抵御干旱带来的挑战。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为江南、华南的抗旱工作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