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厌学被诊断患上抑郁症家长“抱团”缓解焦

生活百科 2025-04-21 12:23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自从小学被确诊抑郁症以来,小紫的生活便跌入了起伏不定的漩涡,反复的休学、复学再休学,成为了她这十年来的常态。而这并不是孤立的案例。《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是在校学生,更有41%的人因为抑郁而选择休学。

家长们的世界也在这场漩涡中摇摇欲坠。在“渡过北京之家”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寻求帮助的家长,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可能在为孩子的病情和未来焦虑不已。高燕的经历是其中的一个缩影。面对儿子突然不去上学的状况,她曾感到迷茫、焦虑,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在坚持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独自摸索,一年的艰辛努力后,儿子的病情终于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与此张鸢和张凤霞也在为孩子复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他们的经历既有挫败也有希望,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关爱与期待。

学生们也在为返校与否感到困惑和不安。“我该复学吗?”这个问题对于小紫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她曾在一个沙龙活动中犹豫许久才向心理咨询师提出这个问题。在中考失利后,她选择了国际学校,但依然难以坚持到最后。如今,她即将进入第二所大专学校,面对返校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她心中充满了不安。而“渡过”这个中国抑郁互助社区和解决方案平台则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支持的空间。

对于反复休学复学的现象,心理咨询师邓老师认为,这其实是家庭疗愈未完成的体现。他创办的“渡过”休复学支持社群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经帮助了数千个家庭。在社群中,家长们分享经验、互相支持,降低了焦虑,恢复了信心。邓老师强调,家长的情绪和态度对于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邓老师提到,家长们常常在群里关于孩子休学或复学的问题,而她个人的看法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宜过于强迫或推动他们。

梁辉作为“渡过”休复学营的负责人,她观察到,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矛盾。她建议将关注的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因为情绪的影响会导致思维变得消极,进而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在休学和复学的过程里,孩子们常常会表现出反复性,这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梁辉指出,这种反复其实反映了家庭疗愈尚未完成。“孩子们觉得休学时间过长,需要回归学校,但家长们的心态调整尚未到位。”她认为,父母需要从成长的角度出发,给予孩子支持,并调整家庭的互动模式。

除了心理工作者之外,梁辉本身是一位学校老师和校长。她强烈建议,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接受定期的心理知识培训,掌握心理干预的技能,并重视对学生的集体心理干预。

梁辉发现,无论是休复学社群还是休复学营,孩子们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她建议休学的孩子主动寻求心理干预,更重要的是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和生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内心充满世界的渴望,因此学校应给予更多理解,家长也应给予更多空间。”

邱姐是“渡过”修复学社群的一名群主,同时也是一位休学孩子的母亲。她分享了她的经历:孩子在小时候就表现出咬指甲的行为,直到长大 still 如此。后来孩子主动告诉她不想上学,想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孩子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在得知孩子生病的消息后,邱姐在群内寻求帮助并找到了这个社群。她一开始很着急让孩子复学,但在与其他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休学只是病症的表现之一,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发现其来源于自己童年的经历。她意识到家长在孩子患病后的反思和自责是必经阶段。只有家长开始自己的人生轨迹并疗愈自己的创伤后,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患病初期的孩子可能想要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但当他们通过治疗或干预获得一些力量后就会重新走出来这时与孩子的交流可能会是一种宣泄。邱姐在得知孩子生病后的两年里心情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焦虑到逐渐接受和理解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学习。

上一篇:夏季感冒的原因及如何预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