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酒是一定要忌的
酒的性质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与嗜酒对糖尿病的影响
酒,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对于那些身患糖尿病的人们,饮酒则可能带来不同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同酒的性质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嗜酒对糖尿病的影响。
让我们了解酒的基本性质。酒的化学名为乙醇,其进入体内后能够迅速氧化产生热量。不同浓度的酒中,乙醇的含量有所不同。作为一种能量物质,每克乙醇在体外的燃烧可以产生29.7千焦的热量。
乙醇进入体内后的代谢与体外有所不同。它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体表毛细血管散发,难以转化贮藏为能量。在计算摄入热量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乙醇与其他实质性产热物质如糖、蛋白质和脂肪进行等量齐观。
乙醇对糖代谢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饮酒的量和速度、机体的营养状况、饮酒时食物的摄入、肝脏和的功能,以及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酒精可以促使血糖升高;但在饥饿或营养状况不佳时,酒精可能无法升血糖,甚至可能导致血糖下降。
乙醇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也值得关注。虽然乙醇本身不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它可能会增强胰岛β-细胞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
接下来,我们谈谈嗜酒对糖尿病的影响。过量饮酒可能导致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酒更容易导致高脂血症,且持续时间较长。长期饮酒还可能引起营养缺乏,并对肝脏造成不利影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饮酒可能会引发心慌、气短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饮酒时需要注意,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而不吃其他食物,血糖即可升高,反之则可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代谢控制不佳,甚至恶化。除了酒精本身的因素外,主要是因为饮酒常常导致饮食疗法执行不佳。
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并非罕见。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饮酒。如果要饮,只能选择少量饮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并且一定要避免空腹饮用。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一定要严禁饮酒。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饮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享受酒的更要注重饮食健康,保持适量运动,遵循医生的建议,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保持身体健康。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