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糖尿病病历书写
一、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年龄:[患者年龄]。联系方式:[隐私保护后的联系方式]。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二、主诉及现况
核心症状: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多,已持续多月。近期症状加剧,并伴随胸闷、心悸及睡眠质量下降。
三、详细病史
患者饮食习惯偏向肥甘厚味,并常有酗酒熬夜的习惯。五个月前,西医诊断确认患有糖尿病。虽服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但症状仍呈加重趋势。
四、既往史与家族史
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家族中父亲亦有糖尿病史。
五、细致的体格检查
望诊:患者体形偏胖,舌色红,舌苔黄腻,舌体胖大并伴有齿痕。
闻诊:呼吸平稳,未闻及异常气味。
问诊:患者有口干、口中有甜味、怕热多汗、神疲乏力等症状。
切诊:脉象滑数,偶有结代。
六、中医
证型:肺胃热盛伤津,痰浊郁而化热。中医诊断:消渴(肺胃热盛伤津证)。病机分析:阴虚内热导致口渴多饮,胃火炽盛使得食欲旺盛,痰热阻滞引发胸闷心悸等症状。
七、现代医学诊断与中医对应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与中医诊断“消渴”相对应。
八、综合治疗方案
中药方剂:基于个体状况,选用玉泉丸合玉女煎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包含葛根20g、天花粉30g、生地黄20g等)。
饮食建议:提倡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及酒类。
运动建议:每日散步30分钟,以轻度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监测:每周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三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确保血糖稳定。
九、疗效评估与后续计划
短期目标:症状明显缓解,如口渴、多尿减轻。
长期目标:血糖稳定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7.0mmol/L,餐后<11.1mmol/L)。
复诊安排:一周后复诊,根据病情调整中药方剂及剂量。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注意事项特别提示
1. 辨证施治是关键:中药方剂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不可一概而论。
2. 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中药调理体质的需密切监测血糖并配合西药治疗。
3. 并发症预防不可忽视: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足部神经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