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易误诊 四个方面需注意
随着生活品质的跃升与环境变迁,城市中的“小胖墩”群体日益壮大。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肥胖又使得他们面临一些中老年疾病的威胁。尤其是小儿糖尿病,其症状隐匿,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果孩子真的患上了糖尿病,又该如何应对呢?

儿童糖尿病:易被误诊的隐形杀手
与成年人相似,儿童糖尿病早期也会呈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很大一部分儿童的这些症状并不明显,这就为及时确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许多初次发病的小孩,常常因为感染而引发急性起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常见疾病;腹痛、腹泻则可能被误诊为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如果疑似有糖尿病的小孩频繁出现呕吐,那就需要考虑是否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家长们除了平时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之外,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进食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要及时就诊。若出现血压下降、体温上升、嗜睡以及呼吸中带有烂苹果味等症状,那就需要进行血尿及抗体检查,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及时确诊糖尿病,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儿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
儿童糖尿病:日常生活中的四大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对于糖尿病儿童来说,饮食要以热能量化、搭配合理、均衡营养为原则,不能仅凭食物甜不甜来判断能否食用。要注意少量多餐,一日至少三餐,定时定量。平时可携带一些饼干或糖果类食品,以备低血糖时急用。
运动方面: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并可降低血脂和血压。但糖尿病患儿的运动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如游泳、跳绳、篮球、长跑等。运动前要先测血糖,在健康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胰岛素治疗: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注射胰岛素时,除了要注意清洁卫生外,还要提前将冷藏的胰岛素移至室温。进针或拔针时切记不要改变针头方向。
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当儿童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家长和患儿应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如制作糖尿病饮食、皮射胰岛素、监测指血糖等。
儿童糖尿病的预防和护理需要家长们的细心观察和精心照顾。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