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药膳 陪您过冬
随着枫叶的逐渐褪色,我们迎来了立冬。在《说文解字》中,“冬”被解释为“四时尽也”,意味着冬季代表着终结。农夫们已将收获物收藏,许多动物也开始冬眠,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你是否也想用一碗羊肉炉或姜母鸭来滋补身体呢?古人有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表明在冬季,人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新陈代谢减缓。我们需要注重养生,保持精气,加强保暖,以减轻寒冷对身体的侵袭,从而降低春季生病的风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的中医专家陈怡如医师提醒我们,正确的养生方法是保持精气的关键。这需要从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做起。
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偏温性的食物,如羊肉、鳝鱼、南瓜、糯米、樱桃和龙眼等。牛猪鱼类、菇类、山药、红萝卜和苹果等食材也是不错的选择。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食用凉性食物,如瓜类、贝壳蟹类和柑橘类等。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温补的药材,如枸杞、红枣、黄耆、黄精等,这不仅可以增强食物的营养价值,还能提升口感。在生活作息上,我们要避免经常熬夜,并在天气未亮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要注重保暖。
陈医师进一步指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冬令进补。现代人的冬令进补往往摄入过多的肉类和调味料,导致身体承受额外负担。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疾病的民众,更需注意适量摄取。
真正需要冬令进补的对象主要是体质偏虚寒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表现出身体机能代谢活动衰退、抵抗力弱、怕冷、手脚冰冷、脸色苍白、贫血、倦怠乏力等症状。即使符合这样的体质,在感染发炎时也应避免过度进补。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的天气相对较为燥热。在选择补品时,我们应选择平偏温补的药材,如枸杞、何首乌等,避免过于温补的药品。
陈怡如医师还特别提醒,今年肠胃不佳以及有筋骨毛病的患者要注意湿气对身体的影响。在食材选择上,可以适量加入一些健脾燥湿或去寒湿的药材。
陈怡如医师强调,冬令进补不仅要根据节气,还要结合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来选择药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恰到好处地滋补身体。让我们在这个冬天,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保持健康,迎接美好的春天。冬季养生药膳,让身体温暖迎接每一个早晨
随着立冬的来临,我们不仅需要厚实的衣物来抵御寒冷,更需要温暖的食物来滋养身体。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几道男女老幼皆宜的养生药膳,让你在寒冷的冬季里也能保持活力。
麻油炒川七
材料:中药材枸杞1.5钱,食材川七叶250克,姜丝20克,麻油2大汤匙,米酒1小匙。
做法:
1. 将川七的嫩茎叶洗净并沥干水分。
2. 小火加热麻油,加入姜丝和川七叶拌炒。
3. 当叶片变色稍软时,加入枸杞和调味料,用米酒拌炒均匀后即可起锅。
素八珍汤
材料:中药材八珍药材一份(包括当归、川芎、熟地黄等),枸杞1.5钱,黑枣5个,以及红萝卜、山药、生香菇、素腰花等食材。
做法:
1. 将中药用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装入中药袋。
2. 红萝卜、山药去皮切块。
3. 将所有材料放入电锅,加水至盖过食材,外锅加2杯水,炖煮后即可食用。若喜欢肉类,亦可加入排骨。
杜仲炒猪肚
材料:中药材杜仲4钱、益智仁4钱,猪肚1个,葱段适量,核桃仁20克,米酒1小匙。
做法:
1. 猪肚洗净,烫透后刮去内膜,切丝。
2. 中药用水冲洗干净,与猪肚一起放入电锅炖煮,加水适量。
3. 起锅时,加入药汤、米酒,再放入猪肚、葱段、核桃仁,稍微拌炒一下即可。
黄精首乌鸡
材料:中药材黄精、何首乌、杜仲、当归等,鸡骨腿1支。
做法:
1. 中药用水冲洗干净,备用。
2. 将所有材料放入电锅,加水至盖过食材,外锅加2杯水,炖煮后即可食用。
营养科营养师钟佳伦表示,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对于素食族群,麻油炒川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麻油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有降血压的作用。素八珍汤不仅可增加血液循环,使皮肤光滑粉嫩,还可增强免疫力。对于一般健康的人,钟佳伦建议食用杜仲炒猪肚和黄精首乌鸡,可保健脾胃、补充体力。
对于慢性病患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药膳的摄入量和成分。尽量去除动物脂肪和皮再炖煮,或选用家禽、瘦肉替代内脏和肥肉类食物。汤品中的普林含量高,痛风患者不宜大量饮用。
为了避免饮食不均衡,食用药膳时应搭配青菜、水果和主食类,增加纤维摄取。这样,我们才能达成健康均衡的养生药膳饮食,为来年春天的生机蓬勃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网友『趁爱不深』至本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