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屎别随便去掏

糖尿病治疗 2025-05-09 18:03糖尿病症状www.tangniaobingw.cn

家长们常常用掏耳勺或小给孩子掏耳朵,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很多危害,且十分危险。

人的外耳道皮肤内含有耵聍腺,它们分泌一种淡黄色的粘稠物质,我们称之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这些物质就像“守门人”一样保卫着外耳道。有的耵聍会在空气干燥后变成薄片,有的则如同粘稠的油脂,平时就隐藏在外耳道内。它们有着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重要功能。

儿童的耳道皮肤尤为娇嫩,与软骨膜紧密相连,皮下组织较少,血液循环也相对较差。掏耳朵时一旦用力不当,极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甚至引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使孩子疼痛难忍,影响日常张口和咀嚼。而且经常给孩子掏耳,还容易让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为细菌生长提供便利。外耳道皮肤一旦受损,长期慢性充血,反而会刺激耵聍腺分泌,导致“耳屎”越来越多。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状瘤。鼓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膜,厚度仅约0.1毫米,极其脆弱。如果孩子在掏耳时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有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其实,耵聍平时可以借助人们头部的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应该带他们去医院就诊检查。

在育儿道路上,每位家长都需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做好家长这一人生中的重要工作。除了避免给孩子掏耳朵外,还有许多科学育儿的知识需要家长们了解。例如:学龄前儿童是否适合学跆拳道?如何教3到4岁的宝宝学习使用筷子?夏季如何预防儿童传染病等。请家长们深入了解育儿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请进入育儿频道,获取更多科学育儿知识】

上一篇:寒冬常穿短裙?等着做美丽痛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