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聚焦糖尿病,情系基层
由中华医学会与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医学会承办的全国学术会议在福州盛大召开。吸引了数千名国内外糖尿病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参与。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更关注临床、更关注应用”,展现了糖尿病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本次盛会上,专家们围绕糖尿病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共安排了上百场学术报告,其中涵盖了从基础的科研到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会议还收到了上千篇投稿,充分展示了糖尿病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深度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特别重视优秀口头发言和壁报的评选,旨在鼓励原创性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并激励青年学者。青年委员们经过严格的评选,选出了若干优秀口头发言和壁报。这些成果不仅代表了当前糖尿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也展示了青年学者的才华和潜力。
除了学术交流外,会议还重点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多位专家对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强调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会议还专门针对基层医师设立了专题研讨,旨在提高基层医师的诊疗水平,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普及和深化。
当前,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基层地区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多年来,糖尿病学分会一直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积极推广糖尿病防治指南。通过多次的培训项目,覆盖了大量的基层医师,为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与实践,是我们内分泌及相关科室医师的使命和责任。为了让基层医师能够紧跟糖尿病防治的最新理念,我们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推动医师们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并遵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进行临床实践。我们的目标是为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合理的预防治疗措施,以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降低致死致残率,减轻经济和社会压力。
为了提升基层医生在临床、科研以及糖尿病领域的综合管理能力,我们与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紧密合作,大力开展“中国糖尿病诊疗基层行专家下基层”活动。该活动不仅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还加强了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沟通与合作。据统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覆盖了众多城市与医院,培训了数万名医生,为大量患者提供了治疗。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我们能够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实现代谢指标的良好控制,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面对中国庞大的糖尿病患病人群,我们连续三年在联合国糖尿病日举办“蓝光行动”,积极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程度。该行动得到了各界的有力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们还携手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糖尿病教育合作中心,推动“糖尿病教育标准化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逐渐覆盖全国各地,特别是基层、偏远地区和农村。通过规范各级医院和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我们将推动多专业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糖尿病教育。我们将深入合作健康媒体和大众媒体,扩大糖尿病教育的社会覆盖面。
我们还注重创新性成果的培育和人才的关注。为了表彰我国糖尿病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者,我们设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科学贡献奖”,以鼓励和引导更多同道投身糖尿病科研工作,全面促进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进步。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学者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最近的五届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科学年会上,我们的学者因对亚洲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荣获了重要奖项。
除此之外,我们的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也备受关注。自启动以来,该项目得到了学员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并吸引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我们已培训了大量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和基层医生,并开展了全面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该项目采用国际糖尿病治疗管理标准,力求使学员了解掌握最新糖尿病管理理念,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和沟通技巧,最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佳管理服务。
我们还致力于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通过组织实施“DPN国际交流项目”,我们致力于培养中国DPN领域的学术领军人,推动中国DPN诊疗水平的提高。该项目包括海外交流学习和东西方DPN专家交流会,为学员提供宝贵的学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自2012年至2016年,“海外交流学习”计划已启动,我们每年都会精心选送大约10名优秀的中国中青年医师,赴国际知名的DPN学术机构进行深度交流与学习。这一举措不仅为我们的医师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更是打开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我们每年也会邀请2至3名DPN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来到中国,进行DPN专题的演讲和交流,活动旨在提高中国医师在DPN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促进双方的互动与学习。
随着《糖尿病/代谢研究和评论》(DMRR)中国特刊的出版,国内临床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这对于中国的糖尿病事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推动。DMRR特刊不仅是一个展示窗口,它更是中国在糖尿病治疗与科研方面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学术水平的提升,我们的专家已经跻身国际编辑团队,首次担任了J Internal Medicine、Diabetes等权威刊物的编委。IDF、ADA、EASD等国际学会的会议精华以及国内最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最新进展也将在各大会议上得到展现。
欧洲糖尿病基金会、中国糖尿病学会与美国礼来制药携手推出的“中欧糖尿病研究活动项目”(EFSD-CDS-lilly)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每年都会举行,旨在促进中欧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领域的合作,鼓励技术创新。
随着中国在糖尿病学术及科技方面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交流也在不断扩大。我们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并在国际糖尿病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我们深知,糖尿病的综合防治需要多方协作,尤其是需要政策的推动。糖尿病的发生与社会因素紧密相连,因此其防控也远超卫生领域之范畴。
我国现行的医疗模式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改革和完善。例如,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随访的疾病,但现有的医疗资源分配并不尽合理。面对假医假药、虚假广告的问题,糖尿病患者时常受到欺骗。开展人群防治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管理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主导、部门协调、专家指导、媒体宣传、社区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至关重要。
我国的糖尿病专家学者在探索适合国情的预防策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同时致力于全国健康教育和研究。而糖尿病的研究工作不仅需要医院、医生及患者的配合,更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企业的支持。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能更好地防控糖尿病,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糖尿病的防治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坚定信念,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糖尿病防治,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糖尿病的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中华糖尿病学分的辉煌成就与多方联动:致力于糖尿病防治前沿研究及社会责任担当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通过一系列重大研究项目的开展,如3B、3C研究,Check及Orbit等,展现了其在糖尿病领域的深厚实力与不凡贡献。在多方资源的整合下,特别是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指导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些研究为制定和更新适用于各级医疗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和规范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这一系列的努力为提升基层医生的糖尿病治疗管理能力,确保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每一位患者身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糖尿病学分会也积极启动新的探索,如T1DM登记管理项目以及肥胖流行病学调查。与此分会联合其他慢性疾病防治资源,致力于扩展全民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分会开始探索糖尿病与食品政策、环境政策、交通政策之间的关联,为构建全社会糖尿病预防体系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大型研究和项目的成功开展,无疑得益于、医院、企业等多方的紧密协作。
在糖尿病及其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方面,我国的企业为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药品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这些企业都表现出色。糖尿病学分会与这些企业保持着健康的合作关系。患者的信任与专家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企业则承担着对患者乃至社会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与企业在关爱患者、服务社会的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既要揭露社会现象、鞭挞丑恶,更有责任维护社会正义、鼓励和促进社会正能量的释放。学会专家、企业与媒体都肩负着我国糖尿病防治的社会责任。为此,糖尿病学分会特别在年会前召开学会-企业-媒体三方圆桌会议,旨在集思广益、各尽其责,共同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事业出谋划策,为社会和人民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与努力,中华糖尿病学分会展现了其在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卓越成就与责任担当。让我们共同期待其在未来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变化与贡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