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是越低越好 出现低血糖时的应急方法
在健康的世界里,高血糖似乎总是成为焦点,而低血糖则在背后被忽视。但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状况,实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随时可能引发身体的危机。
当血糖水平急剧下降时,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出汗、饥饿、无力、面色苍白,还可能出现肢体发抖、心悸等。中枢神经也可能受到抑制,出现脑功能紊乱,导致头晕、嗜睡,甚至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行为、神志不清、昏迷、抽搐,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血糖并非越低越好。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的血糖需要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血糖水平越低越好。特别是夜间低血糖,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其危险性甚至超过血糖稍高的情况。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是低血糖了。但实际上,有饥饿感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低血糖的准确标准是:血糖低于2.8 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低于3.9 mmol/L就应该视为低血糖。
当低血糖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如果有血糖仪在身边,我们应该先测血糖,确认是否为低血糖。因为有时血糖降低过快,虽然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但此时血糖并不一定低。一旦确认或怀疑为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喝糖水或含糖饮料(如橘子汁),或进食糖果(最好为葡萄糖片)。为了避免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患者最好不要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更不要空腹锻炼。运动之后也不宜立即洗热水澡或泡桑拿,以免血液循环加快导致血糖下降过快。
若出现持续低血糖症状或意识丧失,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应急方法至关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对低血糖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它可能对生命造成的威胁,与高血糖相比,同样不容忽视。
在这个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不仅关注高血糖,也关注低血糖。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