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退还英国数百吨有害垃圾
英伦垃圾风波:一场关于环境与主权的较量
事件背景:
自2017年至2018年间,英国通过私营单位向斯里兰卡运送了大量的“可回收物”,然而这些所谓的“可回收物”实则包含医疗废物、废弃床垫、地毯以及令人震惊的人类尸块等有害物质,总重量超过3000吨,计有263个集装箱。这是一种对环境的极端破坏行为,也是对他国环境主权的公然侵犯。
法律依据:
斯里兰卡方面坚决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根据《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坚决要求英国收回这些非法垃圾。这一行动是斯里兰卡对国际环境法规的坚决执行,也是对其他国家的警示。
退还过程:
斯里兰卡开始了艰难的垃圾退还过程。首批退还的21个集装箱(260吨)主要为医疗废物,于2020年9月26日启程返回。截至2025年3月,最后一批45个集装箱(共242个)完成装船,标志着所有非法垃圾被退回。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对全球环保行动的强烈呼吁。英格兰环境署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非法垃圾出口,其他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也采取类似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事件影响:
斯里兰卡方面坚决维护自身立场,官方声明强调:“我们不再是西方的垃圾场。”这一行动为南亚国家树立了维权的先例。这一事件揭示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的问题,促使各国加强海关监管,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斯里兰卡的行为是对全球环境治理的有力推动。
争议焦点:
这一事件引发了众多争议。医疗废物的危害尤为引人关注,部分集装箱未冷藏,散发恶臭并含有感染性废弃物,对斯里兰卡港口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关于进口商的动机也备受争议。斯方进口商声称计划回收弹簧和棉花,但海关抽检并未发现任何可回收资源。这不禁让人质疑进口商的真正动机,同时也揭示了全球废物治理所面临的挑战。这一事件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主权的重视,也提醒了全球各国应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