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坚持以脱贫攻坚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涵盖2016年至2020年),中国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政策和超常规的举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壮丽历程的核心要点。
一、战略定位与目标概述
脱贫攻坚被置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中国致力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宏伟目标,即确保全体人民不愁吃、不愁穿,同时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保障。坚定不移地朝着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迈进。
二、关键措施的实施
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一大亮点。通过建立建档立卡系统,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中央与地方紧密协作,签订“军令状”,实行五级抓扶贫的责任制。通过强化再分配调节和兜底机制确保公平。在区域协调与产业支撑方面,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
三、主要成就的展现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成功摘帽,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显著增长,从2016年的4124元跃升至2019年的9057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一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树立了典范。
四、经验启示的总结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卓越领导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这一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有中国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人民定能战胜任何困难,实现繁荣发展。这不仅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