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署令第2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对当前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及海关监管进行了全面规范,涉及多个重要方面。
一、立法框架
该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包括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海关监管。对于食品添加剂以及相关产品,按照海关总署的专项规定执行。立法的原则在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以及国际共治。
二、进口食品监管
对于进口食品,该办法设定了严格的准入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或暂予适用的标准。境外生产企业需要进行注册,而出口商、代理商及进口商也需进行备案。合格评定程序则包括单证审核、现场查验、监督抽检等多种手段。
三、出口食品监管
对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被要求建立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确保原料来自备案的养殖场,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流程控制涵盖了申报前监管、口岸查验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四、监督管理
海关将实施风险预警、稽核查以及复验机制,以加强监督管理。还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水平,确保进出口食品的安全。
五、法律责任
该办法明确了进出口商的主体责任,对于违规行为,将面临整改或查处。这对于规范行业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该办法整合了此前针对各类食品(如肉类、乳品等)的专项监管办法,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这一变革有助于简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为进出口食品行业带来更加明确的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为进出口食品行业设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规定,旨在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对于具体的操作细则,可以进一步查阅海关总署发布的配套文件,以全面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