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
各地为保障夏收粮食颗粒归仓,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将科技赋能、服务优化和监管强化相结合,全面提升夏收效率与质量。以下是具体行动:
1. 科技引领,减少收割损失
借助智能联合收割机的力量,通过先进的卫星定位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收割面积、损失率等数据的精确计算。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割速度,更减少了粮食的浪费。利用无人机对麦田进行高空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倒伏等问题,为农民提供应对策略,确保粮食健康生长。黄泛区农场等地积极开展小麦“机收减损”监测,为收割机的作业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2. 优化服务,保障粮食质量
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全方位的烘干、收储等服务,有效解决小麦晾晒的难题,防止粮食霉变。推广预约收购,让农民提前了解收购时间和价格,合理安排售粮计划,避免集中售粮造成的压力。南乐县成立专门的农机工作小组,确保全县57万亩小麦的机收需求得到满足,并制定了应急方案应对突发状况。
3. 强化监管,维护农民权益
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严厉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周至县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夏收的高效有序进行,包括检修农机、培训机手、设立跨区服务接待站等。
4. 注重储粮环节的安全与效率
为了应对储粮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各地积极升级储粮设施,普及先进的烘干技术,减少因霉变、虫害等导致的损失。加强农户的科学储粮指导,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储粮管理能力,确保粮食在储存环节的安全与高效。
这些措施共同构建了一个从田间到仓储的全链条保障体系,确保夏收粮食的丰产丰收和颗粒归仓。在科技与服务的双重助力下,农民们迎来了一个高效、有序的夏收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