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血糖异常的分期与分类:深入理解糖尿病的演变之路
一、按血糖异常程度分期
1. 糖尿病前期
这一阶段,空腹血糖值位于6.1-7.0 mmol/L之间,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波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比也在5.7%-6.4%范围内。患者可能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的疲劳或口渴。
2. 糖尿病期
空腹血糖已高于或等于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升高,达到或超过11.1 mmol/L。典型的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只出现其中1-2项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
3. 糖尿病并发症期
这一阶段包括了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以及神经病变(如手足麻木)。大血管病变则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还可能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昏迷等。
二、按临床进展分期White分类法(适用于妊娠糖尿病)
针对妊娠糖尿病,White分类法以其独特的划分方式揭示了疾病的进展。其中包括A级,即妊娠期糖尿病,以及B-D级、F/R/H级等,分别根据发病年龄和病程、并发症类型进行划分,病程越长,并发症风险越高。
三、其他分类方式
1. 1型与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初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控制。
2. 分级(按并发症严重程度)
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也是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一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二级为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更为严重的则包括肾衰竭、截肢等。
关键提示:
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对于肥胖、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需提前进行筛查。在诊断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而在糖尿病前期,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可能实现疾病的逆转。一旦进入并发症期,则需要综合治疗来应对。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