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是突然发病
一、潜在病理基础突然显现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有时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显现。这主要涉及到胰岛功能的急性衰竭和长期胰岛素抵抗的爆发。
胰岛功能急性衰竭
在1型糖尿病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患者中,免疫系统可能会突然大规模地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急剧下降。这些患者在遭遇感染等诱因时,病情会迅速恶化,短时间内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长期胰岛素抵抗爆发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可能长期处于代偿期,即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至临界点。在这个阶段,胰岛β细胞通常仅剩下20%-30%的功能。研究表明,只有在大约50%的胰岛功能丧失后,患者才会出现典型症状。此时血糖会突然飙升,引发急性糖尿病症状。
二、急性诱因触发糖尿病的突发状况
应激反应
重大创伤、手术、严重感染或精神打击等应激情况,会引发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的激增,这些激素可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在24至48小时内迅速上升。例如,一位27岁的男性因甲亢未得到控制,诱发了酮症酸中毒,血糖达到了惊人的40.8mmol/L。
饮食失控
短期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食品,如连续吃小龙虾、奶茶等,会导致急性代谢紊乱,血糖急剧上升。高糖饮食会使胰岛β细胞过度劳累而功能受损,高脂饮食则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能在数周内诱发类固醇糖尿病。但幸运的是,停药后部分病例的糖尿病状况会有所改善。
三、特殊生理状态下的糖尿病突发
妊娠糖尿病
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孕中晚期,胎盘激素分泌达到峰值,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对于孕妇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挑战。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可以直接损伤胰岛细胞,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需注意的认知误区
尽管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可能突如其来,但其发展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包括正常血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多个阶段,平均历时5到10年。在这期间,约有5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对于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来说,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提前5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