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须走出哪些误区?
重塑健康之路:直面高血压的挑战
在华夏大地,高血压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逾两亿,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尚未意识到自身患有高血压。在这庞大的患者群体中,仅有四千万人接受了治疗,且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血压达标,形势严峻。
高血压,这个看似普通的病症,实则是一颗沉默的“隐形”。当血压从正常的115/75mmHg逐渐攀升至185/115mmHg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便呈几何倍数增长。每年,我国约有三百万人因心血管疾病离世,其中半数以上的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长期的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致命疾病,其影响如温水煮青蛙,悄无声息却致命。
许多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血压高些也无妨。但事实是,心脑血管的病变是无法通过感觉来预知的。有的人可能因个体差异对疼痛的感知不同,有的人可能因血压长期缓慢升高而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无论有无症状,中年以后定期监测血压都是必要的。
那么,是否存在不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呢?答案是有,但比例极低。大约只有不到5%的高血压患者是由于特定疾病(如肾上腺肿瘤、肾病等)引发的,当这些原发病得到治愈时,高血压也会随之消失。其余的高血压患者,则需要依赖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血压。
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吃降压药的目的并非制造依赖,而是为了避免心梗、脑出血、脑梗等严重疾病的发生。不同人群的目标血压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标是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们期待未来的医学能有更大的突破,也许在几十年后,人类能够找到根治高血压的方法。但现在,我们仍然需要依靠每天的药物来维持正常的血压,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减肥、运动等,来共同抵抗高血压的挑战。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关注的疾病,我们不能依赖感觉来判断其危害。只有真正了解高血压,重视高血压,才能走好自己的健康之路。让我们共同面对高血压的挑战,守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