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键“感应器”缺失或导致炎症性肠病

健康知识 2025-04-14 16:5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仕明教授及其团队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他们在《微生物》(《Microbiom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引人瞩目的文章。文章标题深刻而具有研究价值:《Toll样受体4(TLR4)介导共生菌阿克曼氏菌肠道定植进而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疾病,包括两种表型: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尽管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暴露、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以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都被认为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在这其中,微生物菌群失调导致的炎症反应尤为引人关注。新的研究证据表明,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特别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组扰动介导的Toll样受体(TLR)依赖性免疫功能障碍,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RR)家族的重要成员,Toll样受体4(TLR4)是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关键感应器。它能特异性识别肠道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研究人员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细胞中观察到了TLR4的表达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TLR4的激活会引发炎症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从而参与炎症性肠病的进程。大量证据支持TLR4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中具有促炎作用。

本次研究中,杨仕明团队深入了TLR4在结肠炎症期间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重塑和宿主免疫的影响。他们发现,TLR4缺失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引发免疫反应失衡,增加小鼠结肠炎的易感性。这一发现为宿主基因与共生菌稳态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开发方向。

这项研究不仅仅是对科学理论的,更是对实际应用的可能预示。未来,基于TLR4的研究或许能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更为精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杨仕明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也为广大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