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病例疑为护士引关注
兰州市疫情现状及其防控工作概览
近日,兰州市副市长杨德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兰州市当前存在高风险区 103 个和中风险区 195 个。疫情形势严峻,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据甘肃省卫健委通报,兰州市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有所上升,其中一起病例疑似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护士。本轮疫情首例病例的发现,再次提醒我们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据了解,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自 7 月 8 日起暂停门诊服务,仅开放 24 小时急诊服务。甘谷县也发布通告,一家卫生院发现初筛阳性人员活动轨迹涉及多个村庄和小组。这些人员的发现都与基层医疗机构在防疫过程中的漏洞有关。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哨点”,承担着重要的防控责任。近期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防疫过程中存在漏洞,如预检分诊不到位、就诊患者登记信息不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卫生监督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本轮检查中,卫生监督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包括预检分诊、扫码测温、流行病学调查及记录、一米线落实情况等内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仍存在个人防护欠缺、流行病学史询问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已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医务人员防护工作也需加强,医务人员应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除了医疗机构本身的防疫措施外,抗疫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也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此次兰州疫情的严峻形势再次提醒我们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各方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疫情挑战。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我们应继续保持警惕并积极采取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扩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级防护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场景和人员设计的,适用于进入呼吸道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以及接触患者标本、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所有工作人员。这些人员还包括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在这个防护级别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每一项消毒和隔离的规章制度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容小觑。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专业的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同时戴上手套和工作帽。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注意保护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进行操作。
三级防护则适用于更为特殊的操作环境,特别是那些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痰液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等等。在这个防护级别中,除了二级防护的所有措施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必须牢记,无论在哪个防护级别下工作,首要任务是保护好自己。
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前线战士,每一次正确的防护都是对自己和患者的负责。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能意识到防护的重要性,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保护好自己,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