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别人呢
心的束缚与自由
心灵之束缚,乃人之大牢。人常将自身困于情绪的囚笼之中,其源皆因内心的桎梏。每一道束缚,皆引发情绪波动,我们的目光往往投向外界,将情感投射至亲人、孩子,乃至一切表象之上。此刻,铭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一切皆乃内心之反映。你是否曾尝试将其视为自身之倒影,去深入,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的真谛会让你惊讶,甚至会让你为先前之想法感到释然。万物之生,皆由心生。
观牡丹之色,人皆认为其为红色。当有人言牡丹有白色时,我们是否曾怀疑自己的认知?其实,那是我们心中的“红牡丹”,允许他人的牡丹为白色,即是接纳多元的存在。
有学员因丈夫的一言一行而心神不宁,为之纠结。大杨指出,其根源在于爱的匮乏。是否拥有爱,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吗?其实不然,爱的缺失与否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爱,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内在,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爱的存在与否便不再重要。让爱如阳光般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外界无爱,我们仍可在内心创造爱。
又有学员担忧丈夫的外遇,为此痛苦不已。大杨提醒道,这是自我折磨的表现。她通过左右手交替打脸的方式,使大家明白此理。她强调,应静心观察自己的念头,不评判其好坏,让其自然流淌。同时要看住自己的心,使其如如不动,不被情绪左右。这需要练习和静心的培养。
生活中所有的纠结,背后都有一个未曾揭露的真相。当我们看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时,便是完美的开始;当我们看到自己未放下的执念时,便是放下的起点。这就是道的真谛。孔子所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并非真的无所用心,而是指要我们找到那颗真实的心,超越心的造作。
一位学友在高级班毕业后感到更加自卑和不开朗。她羡慕他人能与大家打成一片,却不敢向老师提问,害怕未来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大杨鼓励她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她看到过去的经验。通过体验与穿越,她逐渐认识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反复确认自我价值感,不断扩充自己的价值感,反复练习,就会逐渐强壮起来。
学员分享觉得丈夫不负责任,如同孩子般玩游戏看电视,而她的父亲虽然脾气大却关心一切。大杨指出,这是人的DNA决定的“做好人”的欲望。但背后的真相可能更复杂。她通过模拟丈夫的角色让大家看到其背后的苦楚和无力感。我们需要深入和理解对方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接纳对方的不完美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真诚去感知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心灵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内心成长的重要一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苦难,却忽略了身边人的艰辛。只有当我们真正洞悉自己的苦楚时,才会发现周围人的不易,包括我们的伴侣、孩子、父母等所有人的艰辛。当我们感受到这些苦难,内心会变得柔软,爱便会如泉水般涌向这个生命,带来疗愈的力量。爱是唯一能够真正治愈生命创伤的良方。
分享一个关于大女儿的故事,她小时候曾经受到过深深的伤害,因此常常寻找各种方式去“治疗”她的母亲和妹妹。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的爱流向她,让她逐渐放下过去的伤痛,如今的变化让人倍感欣慰。她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明白,爱有着无尽的力量,能够化解伤痛,带来真正的疗愈。
再借一位学员的分享来谈谈“A-B-C-D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A还是B出发,只要我们内在诚实,都可以达到一个好的结果。那么,如何判断哪一个结果是好是坏呢?其实,真相是结果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和接纳。这一点让所有人都豁然开朗,原来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相对的存在。
对于大儿子上中专的事情,我也有了更多的释怀。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与可能,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一切。只要我们用心去接纳、去理解,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美好。当我们真正明白爱的力量时,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找到真正的疗愈之道。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挫折与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真诚与柔软,用爱去疗愈自己和别人,就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用心去接纳这个世界,用爱去治愈生命,让美好的事物不断涌现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