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老年病为何找上年轻人?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正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一现象的成因,很大程度上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对于年轻人来说,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变得尤为重要。为此,专业人士提出了诸多建议。
近日,某社交平台上的“糖尿病高血压交流群”内,一位刚查出糖尿病的年轻患者迫切地询问如何促进伤口愈合、如何提高营养与免疫力。这不仅揭示了疾病年轻化的问题,也反映了年轻人对疾病防治知识的渴求。这个交流群中,不仅有中老年患者,也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年轻面孔。
为何年轻如此轻易就患上糖尿病?通过医生的解答,我们了解到,这些老年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年轻人如何预防这些老年病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慧琳表示,预防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控制高风险因素,定期体检,从源头上避免这些疾病的诱因。
黄亮是一位“00后”糖尿病患者,他在14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他的经历警示我们,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动、饮食不均衡等都可能成为疾病的。广东的李先生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他因长期喝含糖饮料、几乎不吃早餐、经常熬夜打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而患上了糖尿病。患病后的他深感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开始为以前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付出代价。
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也在年轻人中日益高发。刘慧琳医生指出,这些疾病与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例如,一些年轻患者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甚至被诊断为脑梗等严重疾病。除此之外,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饮食不均衡、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
针对年轻人患老年病的问题,刘慧琳医生建议年轻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规律睡眠、适当运动等。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年轻人要学会正确的排遣方式,及时干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等报告也提醒年轻人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检测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面对这一健康挑战,年轻人不能再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20岁的身体60岁的毛病”这样的调侃背后,是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和警觉。只有真正重视起来,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的身体。年轻人要想远离这些老年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并正确排遣压力。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全新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出了明确的健康建议。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检测,以早期发现并预防脑卒中的风险。对于那些尚未面临糖尿病威胁的人们,即在40岁之后,应进行糖尿病筛查。而对于筛查结果正常的个体,建议每隔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糖检测,确保健康状况。对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检测,这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
这份《规范》还详细阐述了健康生活的具体方式。它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3至4次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对于久坐不动的人群,更是建议每一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几分钟,避免长时间坐姿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在饮食方面,种类应多样化,确保能量和营养摄入的平衡。推荐采用包含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的均衡食谱,同时限制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专家刘慧琳表示,当前年轻人的健康意识亟待提高。许多年轻人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警惕,导致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未能早期发现。为此,除了提高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查率外,还应加大健康科普的力度,让年轻人对预防“老年病”有正确的认知。
对于10多岁的青少年来说,家长在此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当承担起健康教育的责任,引导和督促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避免因为孩子的任性而忽视健康问题。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中的黄亮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