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一种主要影响5岁以下婴幼儿健康的疾病,可能会对孩子的智力和身体造成永久性的发育迟缓影响。在祖国医学中,这种情况被称为“疳症”。
疳症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疳者甘也”,意指孩子过度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损伤脾胃,形成疳症。其二是“疳者干也”,描述的是气液干涸,形体消瘦的状态。
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多样。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毛发干涩无弹性、面色焦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肌肉无力等都是其典型表现。长期、尤其是重度的营养不良,更可能导致孩子的身高增长迟缓。
那么,小儿营养不良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在于父母的喂养不当或孩子的挑食、偏食。喂养不当可能表现为饮食无规律、过量食用油腻食品、过多冷食等。“太过”与“不及”是喂养不当的两种情况。“太过”指饮食不规律,过分肥腻;“不及”则指母乳喂养不足或人工喂养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不当,以谷物为主食而蛋白质和脂肪长期不足等。
除了喂养问题,其他如小儿断奶后未能及时增加辅食、兔唇、腭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慢性传染病以及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等也可能导致疳症的发生。如今,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疳症的病因多为饮食过度。
为了预防小儿疳症,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健康检测,合理喂养,积极防治疾病,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当发现孩子出现疳症症状时,除了就医治疗外,家庭长期自我治疗也很必要。这里介绍了几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如推拿疗法、食物疗法、佩药法和握药法等。
在家庭护理方面,保证居室空气流通清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哺乳定时定量、饮食营养丰富等都很重要。定时测量并记录体重和身长以检验治疗效果也是不可或缺的。
营养不良对婴幼儿的影响不可小觑,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在合理饮食、规律生活的基础上,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辅以家庭治疗,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