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交成瘾,两个妻子都离我远去
青春期时的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本独特的画册,那是香港某艳星的写真集。其中赤身裸体的镜头令人目不暇接,尽管内心有些许惊慌,但那神秘的吸引力让我欲罢不能。我知道这是生理课上所说的遗精现象,从此这本画册成为我夜晚的必读之物。
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会梦见与女性的拥抱、抚摩和接吻,梦醒后内裤往往湿漉漉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即便进入社会,找到工作,甚至步入婚姻的殿堂,都无法改变我内心的渴求。我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第一任妻子无法忍受我夜间的纠缠而离我而去。随后的两年里,又有两个继任者因为同样的原因离我而去。
经历了多次失败的婚姻后,我选择单身生活,更加自由地满足自己的性欲。场所成为我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我内心也充满了自责和悲哀,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但第二天仍然无法自拔。不幸的是,我染上了梅毒,这是对我放纵生活的报复。为了治疗性病,我不得不暂时停止放纵。性病治愈后,性欲再次蠢蠢欲动,但性病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心头。为了发泄欲望而又避免风险,我开始频繁上网,每晚都会访问一个名为“性性相吸”的黄站,与多名女性进行虚拟的性爱。
近十年来,我的生活始终被性爱所主宰,有时感到是享受,有时则觉得是自我摧残。我孤身一人,无家无室,事业上也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染上了性瘾。
在心理学上,真的有性瘾这一说法吗?答案是肯定的。性瘾,也叫瘾,即性爱上瘾症。指的是一个人无法自控,不断寻求性行为,短时间内即可过足瘾。如我在网站上冲浪,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归日常生活。
就年龄而言,性瘾大多集中在30至40岁的男子,这是人一生中性生理最为活跃的时间段。他们就像者、赌徒、酒鬼一样,一旦性瘾发作,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找发泄对象。
心理学家根据人们对性瘾行为的接受程度将其分为三个级别。我所在的行为已经属于第三级:涉及侵犯他人的性活动,如嫖娼等。
为什么人会有性上瘾呢?这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就内部而言,荷尔蒙分泌紊乱可能是罪魁祸首。就外部原因而言,可能是心理发育出现了偏差,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不良示范、精神压力过大等。还有的人利用性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将爱情视为装饰品。
性瘾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害人害己。即使是最轻微的性瘾也会影响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性瘾的根源并寻求解决办法。如果是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就应该及时就医;如果是心理障碍所致就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摆脱性瘾的困扰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和幸福。针对性瘾症患者常常伴随焦虑症或强迫症的现象,有效的治疗这些心理疾病,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显著减轻性瘾的症状。
现代社会节奏紧张,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应当积极寻找健康的方式来减压。跑步、体操、球类运动等体育活动的参与,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的投入,都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避免过度沉迷于性活动,尤其要防止对其产生依赖性。
针对治疗,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是极为必要的。逐步减少性伴侣的数目,适当延长间歇时间,这些具体的措施有助于逐步消除性瘾。对于网络性爱痴迷症的患者来说,戒除网瘾是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此,欧阳先生的治疗之路也不可忽视这一环节。
预防胜于治疗,性上瘾的防范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重视。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加强扫黄力度,净化孩子的视听环境。毕竟,欧阳先生的病根始于一本黄色画册,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们绝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各类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避免传播可能引发性瘾的不良信息。教育机构也应将性教育纳入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性瘾症及其相关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防治。通过治疗心理疾病、健康减压、制定治疗时间表、净化孩子视听环境等措施,我们有望有效帮助患者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