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击治网瘾终被叫停反网瘾为何沦为闹剧
近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项通知,决定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这一决定是针对近期各地纷纷涌现的“疗法治疗网瘾”现象的反思和回应。经过专家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法确定,国内外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因此暂不宜应用于临床治疗。
这一通知的发布,无疑给近期沸沸扬扬的“治网瘾”话题画上了句号。此前备受争议的杨教授声称其治疗网瘾科学有效、救人无数,但此次卫生部通知的发布无疑是对这一观点的彻底否定。众多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不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
对于杨教授的行为,我一直感到困惑不解。为何一个备受舆论谴责的专家如此坚决地与媒体叫板,直到今天卫生部的通知出台之后才可能有所收敛?这种心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无法想象。或许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或许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无论他的态度如何转变,卫生部的决定已经明朗,那些支持疗法的声音也应该有所收敛。
我对那些所谓的反网瘾“斗士”一直有着一些莫名的感觉。虽然从情理上说,我支持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克制,但我始终无法苟同他们的某些极端言论和行为。从陶宏开的弱智论到杨教授的疗法,这些言论都让我感到难以接受。反网瘾是好事,但过度夸大其危害并宣扬不实疗法,只会让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这样的做法无疑给反网瘾问题带来了负面影响,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笑柄。
卫生部停止电刺激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是明智之举。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医学实践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保护。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同时也希望那些反网瘾的“斗士”能够以更加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这一问题。毕竟,真正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和关爱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