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处在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一个在中国影响深远且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困扰着一亿多的患者,更有一群庞大的“后备军”,他们的血糖指数偏高,正在糖尿病的边缘徘徊。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在这个危险的边缘摇摇欲坠。
这些潜在的“后备军”们,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其中有三分之一将正式加入糖尿病的行列。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发病往往“悄无声息”,许多患者在出现眼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对于哪些人群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专家提醒,年轻人患病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运动不足、饮食油腻、高糖高盐等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家族有遗传病史和肥胖体型的人,糖尿病的监控应从年轻时开始重视。除了这部分人群,45岁以上的人群无论男女,都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呢?当空腹血糖在6.1至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至11.1mmol/L之间时,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了。这一阶段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即使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已经下降,胰岛承受巨大压力。在这个阶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能够逆转这一状况。这一阶段肾脏和大血管的并发症已经开始显现。
预防糖尿病的目标在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缓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的速度,甚至终止其发展,使高危人群转向低危。在血糖水平对机体造成明显损害(如视网膜损害)之前,应该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结合适当的降糖治疗,降低患者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糖在这个阶段仅仅是一个标志,过度的降糖治疗并非首选,而应该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未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