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指南:强度的简易计算法
运动量=摄入热量+减肥消耗热量-日常生活消耗热量
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
最佳运动强度为每分钟心率=170-年龄
运动项目
以下每种运动在所列出的相应时间内锻炼,平均消耗约80千卡热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1.最低强度运动(约30分钟)散步 ,做修身养性家务,打太极拳,开车购物
2.低强度运动(约20分钟)跳交谊舞,下楼梯运动,平地骑车,打桌球。
3.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炼10分钟)平地慢跑,溜冰,做广播操,上楼梯运动,划船,打羽毛球。
4.高强度运动(约锻炼5分钟)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运动时间
1.每次运动时间约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时间,及运动后的恢整理运动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30分钟。
2.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胃肠不适或者血糖反应等。
运动原则
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以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使;,过量的运动还可脂肪分解产生酮题,在胰岛素不足时,导致酮症。
运动强度(用自我感觉来衡量)
A.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量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B.大强度运动80%。相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C.中等强度运动40%-60%。有适度,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个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D.低强度运动20%。运动后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的感觉。
E.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时脉率(次/分)=170-年龄
提倡持之以衡的运动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因为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如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增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大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的降低等,在运动后1~2周内即可表现出来,但若不坚持运动,再经1~2周就会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