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易损害小儿心脏
孕期,肥胖和糖尿病的双重威胁对胎宝宝的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美国纽约,由小儿心脏病学家阿帕尔娜库尔卡尼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准妈妈如果肥胖或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对胎儿的心脏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引发心肌异常现象。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孕期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性。
该研究历经数年,对孕妇和胎儿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人员在2012至2015年期间,征募了82名糖尿病孕妇和26名肥胖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孕妇的体重指数均超过正常水平,且均表现出对胎儿心脏健康的潜在担忧。通过先进的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对胎儿心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和肥胖孕妇的胎儿出现亚临床心肌异常情况的比例较高。这意味着他们的胎儿心脏出现了微妙的异常现象,但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尚无法准确检测。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呢?研究发现,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孕前超重或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巨大儿分娩史的人群,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在孕期应特别关注血糖变化,及时进行检查和控制。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妊娠糖尿病呢?在首次围产期保健时,医生会评估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血糖检查。如果在孕早期血糖正常,但在孕24周时的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验血结果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值(5.1mmol/L、10mmol/L、8.5mmol/L),即可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一旦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首先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血糖。如果饮食调整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能通过这两种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更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会自然恢复正常,无需终身使用胰岛素。尽管如此,孕期对自我健康的关注与有效管理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确保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