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高考
我国自2014年起,在高考中为盲人考生提供了独特的考试机会使用盲文试卷。关于今年“11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高考”的情况,以下是详细的报道:
一、基本情况
2021年的全国高考,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六个省区,共有11名全盲考生使用了盲文试卷。这是自政策实施以来,全盲考生参与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些盲文试卷的内容与难度与普通试卷保持一致,但在图形类题目上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确保盲人考生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考试安排方面,为了保障盲人考生的权益,考试时间得到了适当的延长。例如,语文和文综或理综的考试时间为225分钟,数学和英语的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均为普通试卷的1.5倍。而盲文试卷的制作工作由教育部统一命制,地方命题科目则需要专业的打字员将试题“翻译”成盲文,并经过严格的多轮校对以确保无误。
二、配套支持措施
除了特殊的试卷之外,我们还为这些考生提供了其他便利服务。对于有一定光感的低视力考生,我们提供大字卷、免听力考试等便利。我们还为他们设置了单独考场,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他们能够顺利通行。
自2014年至今,全国已有80位盲人考生通过盲文试卷参加了高考。其中一些优秀的考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宁夏的考生黄莺,她在2015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并保送研究生;还有安徽的考生昂子喻,他在2020年取得了635分的高分,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
三、政策背景与发展
盲文试卷政策是由教育部与中国残联联合推动的,旨在保障残障群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到了2023年,这一政策继续得到实施,为更多省份的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统考盲文卷。不仅如此,还为全国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了合理的便利,使他们能够顺利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实施,展示了我们国家对于残障人群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我们社会的公平与包容。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特殊的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