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帮你看感冒肚子痛
生活中的小病小痛,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扰。面对这些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在应对这些小病痛时,我们千万不能盲目自行吃药。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准中成药,从诱因入手,再仔细归纳症状。
在中医的眼里,病变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内因、外因以及不内外因。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则是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因素以及疫疠等;不内外因则主要是外伤等。当我们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寻找诱因。
以肚子痛为例。当我们肚子痛时,首先要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肚子痛。是因为昨晚吃多了冰淇淋?还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这是第一步,要认清诱因。接着,我们要把自己所有的症状,包括主要症状和兼症,以及症状的部位、性状、其他体征都想清楚。比如主要症状是肚子痛,特别是上腹部的疼痛很厉害,大便稀,喜欢喝热水,喝热水或者用手按着的时候可以暂时缓解疼痛。
通过上述症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喜欢喝热水是因为胃中有寒,用手按压可缓解症状说明这是个虚证,大便稀也是说明脾胃虚寒。这时,我们可以服用一些温胃驱寒的药物,如温胃舒、附子理中丸等。如果选择了清胃养阴的中药,如摩罗丹,可能病情不会得到缓解。
再以感冒为例。如果因为夜里开了一宿空调,第二天起床后发烧37.5摄氏度,怕冷,流清鼻涕,打喷嚏,浑身疼痛,但嗓子不疼,也不口渴,没有汗,这就是典型的受凉感冒。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辛温解表、祛风散寒为主的药物来治疗,如感冒清热冲剂。如果误服了治疗风热感冒或者暑湿感冒的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生活中的小病小痛,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引发大问题。我们在面对这些常见健康问题时,一定要慎重对待,不可盲目自行吃药。要先找准中成药,从诱因入手,再仔细归纳症状,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小病痛。我们也要记住,中西药混用容易中毒,所以在用药时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