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为何出现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有危害吗
糖尿病,这一常见病症常常让人联想到高血糖,然而却往往忽略了低血糖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为严重。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相关内容。
当我们谈及糖友为何会出现低血糖时,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药物使用不当,如过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是没有按时进餐导致的。另一方面,低血糖的自发性发生则与个体体质、饮食习惯以及过度运动有关。特别是那些病程较长、使用大量降糖药物以及老年人,他们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遭遇低血糖意外。专家建议这些高危人群不仅要监测日常的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还要特别关注“三餐前、睡前和夜间两三点钟”这几个低血糖高发的时间节点。低血糖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困倦、乏力、情绪低落或烦躁、夜间盗汗等,若进餐后这些症状得到缓解,那就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
那么,当糖友出现低血糖时,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轻度低血糖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心慌手颤、面色苍白等症状。而严重的低血糖则可能表现为意识改变、行为异常、头晕和震颤、癫痫发作甚至突发偏瘫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还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的危害绝对不容忽视。
那么,糖友该如何应对低血糖呢?当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应立即食用含糖食物,如面包、果汁、糖水等,并及时监测血糖值。若症状未消失且血糖值仍然低于3.9mmol/L,应继续补充含糖食物,最好是补充葡萄糖。对于已经昏迷的患者,应立刻送医救治,通过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来缓解症状。
在此,专家特别强调,糖友随身携带高糖食物和“救治卡”非常重要。“救治卡”上可记录个人基本信息、患病情况以及家人联系方式,这样在他人在必要时能提供及时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既要关注高血糖的防控,也要警惕低血糖的风险,做到全面防护,确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