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孕检查血糖 慎防变成糖妈妈
近年来,随着医疗领域的关注,妊娠期糖尿病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产科医生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每一位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来说,了解妊娠糖尿病及其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众多妊娠期女性中,有一部分人由于特殊的身体状况,容易成为妊娠糖尿病的潜在患者。林凌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则警示。她在孕期的喜悦被突如其来的糖尿病困扰,甚至失去了心爱的宝宝。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呢?
高龄产妇,尤其是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更可能面临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孕前超重或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也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存在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也是高风险人群。这些女性在孕期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往往并不明显,一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而另一部分可能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现象,但往往被误认为是怀孕的生理现象而被忽视。林凌的悲剧就告诉我们,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与及时发现是多么重要。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的余琳主任指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孕妇在首次做围产期保健时,医生就会对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血糖检查。如果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首先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血糖,如果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很多孕妇对胰岛素存在误解,担心一旦用上胰岛素就要终身使用。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余主任表示,大约三分之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可以停止注射胰岛素。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营养科医生建议实施分餐制,将全天进食的总量分为每天5-6顿,其中三顿主餐,2-3顿加餐。定期监测血糖和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餐后散步、步行20-40分钟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绝大多数的孕妇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作为未来的母亲,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请务必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产检,保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