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餐桌上的控糖小技巧
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是治本之道,相较于药物控制血糖的“硬来”,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那么,在日常饮食中,糖尿病人需要注意哪些食谱要点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糖尿病人食谱的注意事项。
推荐患者在餐前先品尝沙拉。沙拉中的豆类、胡萝卜、苹果和橙子等食材富含可溶性纤维,这些纤维进入肠道后会如同海绵一般膨胀。其分子空隙有助于吸收淀粉和糖类,使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减轻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把沙拉作为餐前菜是明智之选。
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食品”,实际上指的是“无蔗糖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甜味来源于甜味剂,而非真正的糖。食品中的粮食、豆沙以及牛奶中的乳糖仍会转化为葡萄糖。在选择食品时要谨慎辨别。
虽然甜味剂属于非糖食品,一般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在低血糖时并不适合作为急救食品。当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应避免食用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可以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适量食用。具体的水果种类和量以血糖不升高为标准。
还有,可以在饭前适当食用醋。醋中的乙酸有助于减缓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醋还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新陈代谢。建议饭前饮用一茶匙醋或适量添加到沙拉、肉类或蔬菜中。
每餐都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由于身体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蛋白质虽不含糖,但能够引发“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有助于防止血糖急剧升高,降低消化一餐饭所需的胰岛素总量。肉类是每餐的理想选择。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并含有一定量的糖类。这类食物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可能引发发胖,增加胰岛素抵抗。在享受美食的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选择食物,保持血糖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