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刷新运行纪录
中国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25年1月20日这一天,我们成功将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提升至全新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066秒,创造了高约束模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世界纪录。这一里程碑式的实验,象征着我国在核聚变研究的舞台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未来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进展及其深远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的巨大突破表现在成功实现了“亿度千秒”的目标。在以前,国际同类装置最多只能维持数十秒的稳定性,而我们的团队成功地让等离子体在亿度高温下稳定持续了上千秒,这一跨越式进展无疑将推动聚变能从科学验证走向工程实践。EAST的成功背后,代表着我国在超导材料、精密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科研实力。它集成了超高温、超强磁场、超高真空等尖端技术,协调了百万个零部件和百余套子系统,展现了中国科研团队的卓越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EAST之前,我国的另一聚变装置“中国环流三号”(HL-3)在2023年8月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实现了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为新一代装置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实践经验。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国家的鼎力支持。
展望未来,我国在聚变能源的研究上仍有广阔的天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正在积极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和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建设,旨在进一步工程化聚变堆的设计和优化。EAST的成果也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这将有助于加速全球聚变能源的开发进程。我国在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的这一突破,无疑让我们离“终极能源”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实力和潜力。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